天猫和京东

选猫还是选狗?

就在京东发动6月“大促”的头两天,京东副总裁蒉莺春发表博客声讨阿里巴巴,指责天猫逼迫商家进行“二选一”。

尽管阿里巴巴官方否认天猫进行“二选一”,但知情人士证实,天猫逼迫商家进行“二选一”一事确实存在。

多位鞋服卖家透露,近期已接到天猫方面的电话“通知”,如果参加京东商城的618促销,将无法获得今年下半年天猫所有活动的资源,包括双11促销。

这让原本打算参与京东618促销活动的商家颇为无奈。“有可选择的空间吗?我们在天猫的销售额占比60%,京东商城占比10%,只能选择天猫。商业环境如此,卖家能苛求什么?我们无所谓抵触不抵触,只能选择生存。”一位女装品牌创始人说。

另一位传统男装品牌电商运营人员也表示,“京东流量跟天猫不是一个级别。我们在天猫旗舰店一天销售额是十几万元,在京东商城旗舰店是2万多元。”在天猫压力下,这一企业被迫退出京东618店庆活动。

为应对“二选一”,有些中型服装品牌注册两家公司,分别负责运营天猫和京东,以“打马虎眼”解决部分问题。更多的卖家则选择不吭声,在京东和天猫间寻求平衡。这些卖家悄悄选定参加京东618活动,内部也在紧密筹备,但为避免刺激天猫,取消原本高调的宣传计划。

这一幕如同去年双十一重新上演,去年京东狙击天猫双11促销时有卖家透露,已收到天猫通知,如参加京东促销则无法参加双11;紧接着,京东诺奇、伊芙丽、AKseries男装等旗舰店也表示因仓库调整、系统故障等原因停止发货,甚至阿芙与京东公开决裂。

华平资本顾问黄若表示,传统零售企业都讲究错位经营,仅要求商家以低价格供货,但像京东POP和天猫这样的平台并未购买商品,商家仅仅是入驻平台,大平台却以自己利益捆绑商家,这违背最基本的商业规范,甚至涉嫌垄断。

京东反弹强烈:被击中平台软肋

面对天猫“二选一”京东反映强烈。京东昨日声明指出,个别友商不合时宜地向京东的合作伙伴、品牌厂商,多次发出要求他们“二选一”的指令,甚至威胁一些卖家。京东呼吁开放、公平的竞争,称希望越来越多的卖家、消费者维护开放、公平电商竞争环境。

京东高级副总裁徐雷称,中国市场经济,历来的“二选一”都特别不好,建议大家开放一下,多想想怎么给上游品牌商能带来价值和利益,“二选一”不是长久之计。

一位鞋服类电商中层表示,此次天猫对商家二选一让京东比较难受的地方在于,京东想发力POP平台,这块能否做起来主要依赖服装鞋帽领域,但京东这块跟天猫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属于京东柔弱的地方,天猫通过强势地位进攻,京东会显得很难受。

上述人士指出,商家其实对平台没有太多忠诚度,谁能带来的利益大就跟谁。上次双十一之所以阿芙跳出来反水京东,主要在于阿芙在淘宝的销量一个月是2千万,在京东一个月才百万,当淘宝抛出橄榄枝诱惑阿芙,京东又处理不当时,阿芙自然就反水。

“商家也是两边都在谈,品牌强的商家在与京东和淘宝的谈判中就处于有利的位置,京东和淘宝也不会太过于刁难,它们最容易争取的就是在自己平台销量大对方平台销量小的商家。京东不怕淘宝在3C领域刁难,怕的就是服装鞋帽领域。”

对于京东、天猫“二选一”,一位电商人士表示,自己感到反感和无奈,只能做出选择。如只能选择天猫,将损失掉在京东促销机会。平台打架也加深了商家的危机感。让供应商二选一就像七伤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上述人士指出,“损失最大的是品牌商,夹在两大渠道间,直接损失销售额;京东是活动期间的直接损失者,会损失一些交易额;品牌商们对天猫更加畏惧,虽然这一次活动会被迫退出,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平衡各个平台销售额,加大对其它平台支持力度。”

京东动天猫奶酪 未来冲突将加剧

随着电商平台越来越向京东、天猫、易迅、苏宁易购等少数平台聚集,越来越多的中小电商放弃平台战略,加入到大平台的促销中来。与淘宝双十一类似,京东的618也越来越演变成网购节,对中小电商的吸附力越来越强。

据京东高级副总裁徐雷透露,2009年和2010年京东618还仅仅是京东自己在做,2011年、2012年以后很多中小电商均加入进来,今年参加的商家更多。一方面是京东投入巨大广告,公司3万人在筹备618店庆日。另一方面,京东也愿提供更多资源与中小电商一起。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小电商多条腿走路,在依靠自身主站的同时,也加大入驻京东力度。

开放平台也成为京东做大规模和获得营收的重要手段。京东CEO刘强东拥有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较量的雄心。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商前十年只是初期阶段,很多人说,双十一190亿,天猫胜出,格局其实远没有定,开放平台已成为京东重要战略。

刘强东指出,京东POP平台真正发力是在今年下半年,随着亚洲1号陆续建成,把优质卖家产品逐步引入到京东物流体系,以后卖家只需要做好品牌就足够,物流仓促均可交给京东来解决。京东能提供与天猫不一样的服务。

华平投资顾问黄若指出,随着京东平台做大,后端配送对中小卖家将产生更大吸引力,京东与天猫冲突也将加剧。原因在于京东流量对商家有吸引力,如果京东开放平台一年做到500亿元,天猫就不是少500亿元成交额的事情,而是少了扣点,假设扣点平均为10%,京东相当于一年从天猫手中抢夺50亿元的利润。

“长远来看,淘宝商家600万到700万家,天猫有40万到50万家,平台属于饱和竞争,除少数卖家很出名外,很多商家如果不大规模投入广告根本就没有机会脱颖而出,京东平台刚起步,则可以瞄准淘宝和天猫二三线的卖家,给出优惠的策略,培育出能跟淘宝大卖家抗衡的商家。这既能对淘宝釜底抽薪,也是京东平台做大的机会。”黄若补充说。

菜鸟公司意在抄京东的后路

马云退休了,马云复出了。

很多人调侃马云不但有张明星脸,也乐于做些名人经常做的事情。

马云在宣布退休后的第18天便闪电复出,再次创业并组建了“菜鸟网络”。一夜之间,国内媒体对马云新公司的报道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

乐蕃相信,这些天最不踏实的要数京东CEO刘强东了,因为马云创建“菜鸟网络”最重要的目的是抄京东的后路—物流。

京东优势在于物流仓储、配送很强,能给中小电商提供一套完整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那些年销售规模几百万的商家具有吸引力。电子商务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理流,淘宝和天猫强于信息流和资金流,但弱于物理流,京东强于物理流,但弱于信息流和资金流。

越来越没底线的竞争

从3Q大战腾讯选择了二选一战术后,大家都明白,这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底线,事实也就是这样。比如360做了搜索,百度就用各种手段在让用户二选一。而京东副总裁也发文抨击京东十年大促很多pop商家也面临着另一个巨头要求的二选一。当然,如果都是写国内巨头的无耻,其实根本没必要写这个文章,因为大家都知道。很遗憾的是,现在国外的企业也开始走上了同样的道路,让人唏嘘不已。

首先苹果为自身市场利益封杀了用户超过1200万的限免推荐市场AppGratis,为避免和siri的竞争,讯飞语点也一直没有资格上线appstore,然后又捎带起诉了google now! 当然,苹果怎么搞,我们谁都没有办法,老外的事情,我们也不去探究,但这种风气也正在一些进入中国的外企中蔓延,就非常的令人担忧了。

前两天《每日经济新闻》连发五文抨击乐视TV,夏普中国也发声明说和乐视没有合作。而实际上,乐视和夏普中国确实没有合作,而乐视TV用的夏普屏和夏普中国用的其实都是同一夏普占股的厂家同一生产线的屏幕,这种声明纯属矫情。后来研究发现,原来夏普中国和联想要联合合作智能电视。而联想的公关公司和百度一样都是蓝色光标,所以我就可以理解《每日经济新闻》为什么可以像之前整版版抨击360那样抨击乐视了。所以联想之前的广告语我还是很怀念,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起码我要是不会联想,就看不出黑幕了。

更让人痛心的消息还是放在了最后,我一直在使用的著名免费网络笔记Evernote-大象笔记,宣布关闭数据分享接口,封杀了网易旗下的有道云笔记和盛大旗下的麦库记事。这样的话,Evernote的数据就被完全封闭在自身的平台之中,无法导出到其他产品了。这个做法和之前Evernote宣传的用户的数据完全属于用户是完全相悖的,如果一个财产是我的,但我却不能转移,只能放在你那里保管,还能说是我的么?

究其原因,在3月初,Evernote遭遇黑客攻击,Evernote官方要求所有用户重置密码,造成了信任危机,大批Evernote用户因为安全问题开始转移自己的数据,为了阻止用户的流失,Evernote关闭了这个转移数据的接口。虽然比起之前的一些巨头的事情,这个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但其内在意义却让人感到影响会很深远。如果说之前还都是巨头的神仙打架,公关战居多,那么这次的封杀已经到了数据层面,这已经和互联网基本的开放精神相悖了。甚至已经侵犯了用户的数据使用权。更遗憾的是,Evernote还不是一个国际巨头,而是一个创业型的公司。

虽然可以理解有道云笔记对Evernote的竞争压力,但一直以来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都是基于产品的竞争,虽然腾讯一直以抄袭别人被诟病,但很多人也承认,腾讯的产品确实很多抄的比原来的产品更好。在3Q大战之后,腾讯也反思了自己封闭的态度,推出了开放平台,不管实质如何,总算有了开放的态度。但现在国外的小公司却还是选择了封闭的做法来面对竞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很多人都迷信外国公司的操守,而事实证明,利益面前,操守不过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科技行业发展的历史中,苹果电脑因为封闭被PC打败,而现在的封闭也已经被谷歌阵营赶超,所以,封闭最终很难打败竞争对手,反而会让自己在竞争中,死守自己的优势丧失前进的动力,最终还是要被用户抛弃。

当然,也许我们解决不了其他的事情,换一个app用有道云笔记总不是一个太麻烦的选择。当一个企业没有足够的行业影响力的时候,还是不要选择强硬的手段,因为最终损失的会是自己的用户。

当然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希望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还是积极有序的产品竞争,用户竞争,而不是什么二选一的竞争,或者打官司的竞争。当然,对于被封闭的一方来说,也证明了自己产品的实力。所以当你看到那个巨头又要你二选一了,那个领头羊又封闭了自己的什么不给别人用了,那个大公司又和谁打专利官司了,去试试另一方的产品,一般真的会有惊喜。比如产品更好、服务更好、价值更大什么的。

底线虽然看不见,但影响会很深远,因为它标志着,企业究竟是在向前看,还是向后看。向后看的人纵使还在前进,也是早晚撞墙的命。

所属栏目: 国内创业资讯

请评论


创业故事·由创业路上的你我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