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大创业媒体公布了小50家创业公司的融资公告。是的,50家。是的,一周的。

家装2家,教育5家,物流3家,旅游8家,餐饮6家,汽车4家……等等,欢迎补充。这么多的创业型公司都在尝试着改变或者颠覆某些行业,有些是同一个行业。竞争的激烈几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创业者应该如何去在厮杀中取胜?今天我想说一个整体论的概念。

一个互联网的产品赢在细节,但是一个创业者却成功于整体。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苹果极致的细节,和乔布斯完整的格局。对于整体论,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用计算机来说吧,计算机由一些电路板和一系列复杂的脉冲构成的(熟悉硬件的同学们就不要挑刺了),其上有着比硬件更高一层的描述,这是软件,例如求平方之类的计算。现在谁也不会说计算机是因为电给了它一个计算能力,因为我们都知道是上面运行的软件给予的计算能力(当然也需要通电)。

为何?因为大家能看到了计算机的整体。离开了整体论,就像只认识文字却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或者说只看到程序写的是否简洁精彩却看不到实现的效果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创业里,整体是大于局部之和的。

创业型的公司是一个混乱的,复杂的且有一定高度的整体机构。当然的,大家不会选择投资一家半夜12点出来摆摊2小时的煎饼果子摊,要想做成资本追捧的煎饼果子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高度的。貌似每一个员工都只做着自己应该做的那份工作,但整个创业型公司却要实现一个了不起的蓝图。那么问题来了,你的聚焦在看这个蓝图的整体,还是描绘蓝图里的线条?如果你发现,你每天写代码或测产品,比你思考行业及商业模式的时间还多,那么整体肯定有问题。如果你每天管得最多的是这个Bug到底怎么改?或者是这个文案到底配什么图?那我敢说,你的公司一定不在行业的第一梯队里。千万不要拿王兴到现在还自己写代码来说事儿,因为我们无法了解这天才真实是不是这么做的。我的方法:发散-聚焦,反复操作。看未来3-5年甚至于10年,然后往回推算今天该做什么,认知才是互联网里创业者的唯一壁垒。可能你会说,你妹啊,这算什么方法。如果你希望从文章里找出一个成功的1-9个步骤,那我没有。同时,互联网极不稳定的不确定性底层,使得每个事情的解决办法都不一样,以及,同一件事在不同时期的解决办法也不一样。但是思维模式和认知法方可以借鉴。就当文章给大家一个思考吧。

创业在我看来,是一个把无序变成有序的过程。熵,是一个物理的数学量,描述的是无序。这个量值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能在某一个点上产生幂律性的突变。女生们是不是都用过一种暖宝宝,里面有个铁皮,来回掰几下,就能使得暖宝宝里的液体变成固体,并散发热量持续1-2小时。很奇妙吧?其实这就是金属的摆动带来的那一点微弱的能量,给整个系统带来的一个奇点熵变。大家可以多想象一下这个现象来理解我下面说的。创业型公司在某一个点上给行业带来貌似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产生奇点熵变而撼动整个体系,而且在奇点后,创业公司能享受着一个我们称之为网络真空效应的美好时期。我想说什么呢?创业者们别一上来就说颠覆,我们应该思考更多的是整体,从整体而引申出破局。其实创业者并不需要持续的在行业里投入巨大的能量,只需要找到一个破局点,理解当一个体系的熵值开始变化,里面的因素会产生无法想象的裂变,并产生幂律性的突变。这就是破局点的美妙之处。然后在破局点上,All In。

所属栏目: 投资&模式

该文章有1条评论。

  1. 命运鞋业 说:

    中国为什么全是垃圾企业呢?因为不敢冒险一件事在没有做就知道结果注定走不远.只有重复5000年历史

请评论命运鞋业


创业故事·由创业路上的你我来分享!